科技赋能 书写渔业新篇章——广西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纪实

农民日报客户端2025-11-04

在广西明阳农场的智慧无人养殖工厂里,水下摄像头实时捕捉鱼群动态,物联网系统精准调控水温与溶氧量,刘少军院士团队研发的优良品种在循环水体中自在生长;东兴市自动化养殖车间内,YOLO视觉神经网络自动识别对虾生长状态,总控大厅的屏幕上跳动着全国首个香港牡蛎国审新品种“桂蚝1号”的养殖数据——这是一幅幅院士专家与广西渔业深度融合、携手前行科技兴渔的生动图景。

11月4日—8日,“智汇八桂·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院士专家广西行”活动举行,相关成果亮相2025智慧农业博览会与广西国际农业博览会。八桂大地正以科技为帆、以创新为桨,掀起新一轮智慧渔业创新热潮,书写着“渔兴民富”的乡村振兴新篇章。

院士领航:为产业升级注入“最强大脑”

广西渔业的跨越式发展,始于一场“智力引进”的精准布局。面对传统养殖模式粗放、品种单一、效益不高的瓶颈,广西主动对接国内顶尖科研力量,搭建起“院士+专家+基地”的协同创新平台,让“最强大脑”扎根渔乡一线。

中国工程院刘少军院士带着鱼类遗传育种的前沿成果而来,联合广西国控集团以明阳农场为蓝本,打造集水体监控、精准投喂、病害预警、尾水处理于一体的智慧无人养殖工厂,推动“良种+良养+良销”模式落地生根。如今,这里的经济鱼类通过全生命周期智能调控,养殖污染大幅降低,鱼肉品质和产出效能显著提升,成为智慧渔场建设的全国标杆。

华中农业大学李大鹏副校长、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李学梅等一批顶尖学者,也纷纷带着技术、带着方案扎根广西。他们主导的渔业智能化装备开发、湖库生态养护模式创新、大水面养殖容量智慧模型构建等成果,已在全区105万亩大水面生态渔业中广泛应用,实现了“以水养鱼,以渔净水,以渔控藻”的生态与经济双赢。

技术攻坚:让智慧养殖走进“寻常渔户”

“以前养鱼全靠经验,半夜还要起来巡塘。现在有了智能系统,手机上就能看水质、控投喂,一个人能管以前十个人的活!”龙州县北部湾现代渔业养殖示范园养殖户黄师傅,指着手机里的智慧养殖平台感慨道。这个由广西农投桂渔投资有限公司建设的示范园,采用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系统,融合5G、物联网与AI大数据分析,实现了水温、pH值、溶解氧等参数的实时监控与智能调控。

技术创新的终极目标是让渔民享受到科技红利。在东兴市红树林农业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,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投喂机投料误差小于1%,水下监控摄像头24小时捕捉对虾生长动态,YOLO视觉神经网络实现病害早期预警,让南美白对虾养殖成活率从70%提升至90%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公司形成了“养殖产出+系统出售+技术输出”的模式,将20余项国家专利转化为可复制的养殖方案,带动周边养殖户走上智能化转型之路。

为破解丘陵多、平地少的地形限制,广西大力推行“上山陆基、下田种养”模式。在桂平、三江等6县(市),50个陆基圆池与2200亩改造稻田相映成趣,形成了稻鱼、稻虾、稻螺等特色种养模式。其中,稻螺种养面积占全国70%,助推柳州螺蛳粉产业升级;百色黑鲤新品系的培育,让稻田养殖逃逸损失降低10%,生长速度提升15%以上。

截至2024年,广西已建成陆基循环水养殖圆池3.3万个,数量规模全国第一;813个工厂化养殖车间、41.5万亩标准化改造池塘星罗棋布,设施渔业产量占比超65%,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52个“人工智能+智慧渔业”试点基地的建成,让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0%,运营成本降低10%,科技正以最直观的方式改变着八桂渔乡的生产面貌。

开放共赢:绘就渔业发展“未来蓝图”

在钦州犀牛脚渔港,RFID技术让渔船身份识别精准高效,海上执法效率提升30%;在越南广宁省,中国(广西)-越南智慧渔业合作区的选址工作稳步推进,桂越人工智能+渔业专题研修班促成的合作意向正转化为实际成果……广西渔业的智慧转型,不仅惠及本土,更借助“一带一路”东风,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。

依托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,广西积极推动渔业技术、苗种、产品“走出去”。2025年5月举办的桂越人工智能+渔业专题研修班,吸引越南三省厅级官员参训,通过院士专家授课、基地考察、专题研讨,让广西智慧渔业成果得到国际认可。目前,罗非鱼精深加工产品占比从15%提升至28%,附加值提高2倍以上,产品不仅畅销粤港澳大湾区,更通过西南运输大通道销往西南市场。

人才培育是产业发展的根本。为落实桂建芳院士关于加强水产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,广西近年来选派渔业领域科技人员赴国内顶尖科研院所访学深造,通过“请进来”与“送出去”相结合的方式,构建起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。在院士专家的“传帮带”下,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广西重点研发项目等多个课题,科研创新能力持续提升。

从内陆池塘到蔚蓝海洋,从传统养殖到智慧转型,院士智慧与八桂大地的深度融合,正让广西渔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蹄疾步稳。2024年,全区水产品总产量达387万吨,位居全国第8、西部地区第1。智慧渔业、设施渔业不仅成为广西农业经济的增长极,更成为带动农民增收、企业增效的“共富产业”。

作者:邓蕾雅 乐波灵 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阮蓓

空管人员短缺 美国多地再次出现航班延误

2025-11-07

玻利维亚前临时总统获释出狱

2025-11-07

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宣布同意实行人道主义停火

2025-11-07

日本北海道一高中60余名学生食物中毒

2025-11-07

英国国王签署诏书 正式剥夺安德鲁王子头衔

2025-11-07

司法部、生态环境部负责人就《生态环境监测条例》答记者问

2025-11-07

【相约进博·共享未来】进博朋友圈 与中国市场共成长

2025-11-07

“北斗+”融合创新正加快赋能千行百业

2025-11-07

高校特殊类型招生不得放宽资格审核标准

2025-11-07

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(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)

2025-11-07

今年度冬期间全国电力供需预计总体平衡

2025-11-07

秘鲁宣布墨西哥总统为“不受欢迎的人”

2025-11-07

百年非遗化身乡村发展新引擎

2025-11-07

焦点访谈|三次修改“新规”直面新形势 细化标准“靶向”治理新问题

2025-11-07

更“阳光”更惠民!国家“团购”药品为就医减负 健康保障更加“可及+可靠”

2025-11-07

中国“十五五”新蓝图为世界各国提供合作新机遇

2025-11-07

工信部:178家国家高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总数的14.3%

2025-11-07

美国联邦政府“停摆”时间创纪录 破坏性与日俱增

2025-11-07

喀麦隆当选总统保罗·比亚宣誓就职

2025-11-07

埃及从美国追回36件文物

2025-11-07

视频丨美参议员提议:政府不“开门”国会议员就停薪

2025-11-07

機電署潘國英:四大方向推氫能發展 助港2050邁向碳中和

2025-11-07

(有片)小馬智行港股上市|CEO:短期股價波動屬正常 香港市場「餅足夠大」

2025-11-07

港大醫學院揭新生嬰兒顱顏畸形成因

2025-11-07

理大紹興技術創新研究院正式成立 四大科研中心助力產業升級

2025-11-07

(有片)海關緝毒人員土瓜灣遇襲過程曝光 3人浴血手腳有10厘長刀傷

2025-11-07

于此臻启 海派美好:中海物业发布上海建国东路项目定制版「玖系」服务

2025-11-07

香港第八屆立法會選舉參選人全名單

2025-11-06

海關搗荃灣私人屋苑私煙倉 拘一男檢值338萬貨

2025-11-06

港澳辦官網轉載文匯報報道《政府各部門團結協作確保選舉順利進行》

2025-11-06

孫中山紀念館明日開館 舉辦「從醫人到醫國——孫中山與粵港澳文物展」

2025-11-06

中國國際金融論壇•香港峰會今舉行 聚焦變局共探金融新生態

2025-11-06

毒販斬關員│陳子達:疑犯未被拘捕發難突襲 3關員受傷兩人需留醫

2025-11-06

基孔肯雅熱│新增一宗輸入個案 東涌七旬翁曾到佛山

2025-11-06

警方高層出席東盟警察首長會議 與多國代表交流打擊詐騙

2025-11-06

习近平: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

2025-11-06